学校logo

科技处关于动员广大科研人员紧密围绕河北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开展科学研究的通知

发布时间:2009-09-02 浏览人数:349
科技处关于动员广大科研人员紧密围绕河北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开展科学研究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科研人员: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省从解决河北发展的长远性、根本性问题入手,把调整产业结构与保增长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构建具有河北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重点是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努力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农业产业布局;振兴装备制造业,同时要发挥钢铁大省的优势,努力延伸产业链条,在重大成套装备、高技术装备、高技术产业所需装备的制造上力求突破;大力发展服务业,结合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工作,推动河北省服务业发展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努力提高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迈上新的台阶;继续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快用先进产能替代落后产能,以此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牢固树立创新强省的意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为贯彻落实国家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加快推进工业结构调整,省政府决定实施全省工业五年倍增计划。即:以2008年为基数,到2013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倍增。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核心是实现产业的高新技术化,这既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工作,也是解决产业对自然资源过度依赖和污染问题的根本途径。
  一是吸纳引进。我省近邻京津,而京津是高新技术要素密集的国际型大都市。我省应以环京津区域为平台,通过吸纳引进,承接京津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同时吸引国内外的大企业、研发机构到环京津区域转化成果,在环京津区域形成高新技术发展带,扩大全省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提升产业档次和水平。
  二是分工上移。通过谋求在产业链条分工中上移,提高产品技术水平和附加值。针对我省产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联合省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集中力量攻关,解决产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促进我省在产业链分工中由下游向中上游移动,实现产业的高端化、传统优势产业的高新化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不断提高我省在全国分工中乃至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三是前后延伸。以我省优势企业为基础,沿着产业链条向前后延伸,形成以我省为主导的产业链条和与之配套的创新链条,增强我省产业的影响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如我省保定新能源设备就可以通过前后延伸,来实现整个产业链条的完善与壮大,提高在全国和国际上的影响力。
  四是聚集融合。沿着“大项目——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基地”的产业发展思路,以产业集群、产业链条、园区和创新平台为主要载体,积极吸引与聚集高新技术产业和竞争力强的制造业,形成一批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产业集群和园区,推动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崛起。
五是改造提升。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我省的传统产业,重点在钢铁、装备制造、纺织、医药等领域,培育形成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的现代产业,提升我省整体产业的竞争优势。

在新形式下,河北省如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一个省内外学术界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和热点领域,因此,科技处向广大科研人员提出以下建议:
1.广大科研人员要以河北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规划为契机,结合优势专业和特色学科,找准切入点和研究方向,为河北省地方经济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献计献策;
2.以上述五点对策为基础,参考钢铁、石化、装备制造、纺织工业、轻工业、电子信息产业、物流业、医药等八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实施意见,对河北省支柱和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3.以结合企业为重要途径,大力挖掘校企合作的潜力,从服务企业的工作中为调整企业产业结构、深化企业改革出谋划策;
4.以已有的研究基础为依托,延伸到河北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领域,实行强强联合或特色结合,申报高级别科研项目,获得高级别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