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logo

我校组织集中收看2018年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

发布时间:2018-10-16 浏览人数:428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科技三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10月15日,中国科协、教育部、中科院、社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大力弘扬新时代中国科学家精神和爱国奋斗精神——2018年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报告会邀请了黄旭华、施一公、怀进鹏三位院士先后作宣讲报告,并在新华网进行了全国同步直播。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工作,及时学习和落实本次报告会精神,按照教育部、省学位办、省科协的统一部署,研究生学院联合科技处、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在科技报告厅设立主会场,各培养单位设分会场,组织研究生导师、教师、在校研究生对本次报告会进行了统一观看。其中新聘任的研究生导师、教师、2018级研究生近300人统一组织在科技报告厅进行了观看。

黄旭华、施一公、怀进鹏三位院士分别作了《使命、责任与担当》、《做诚实的学问做正直的人》、《弘扬新时代中国科学家精神汇聚科技强国建设磅礴力量》专题宣讲报告。三位院士分别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及科研感悟,引导同学们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恪守科研诚信,生动讲述了弘扬科学精神、恪守科学道德、矢志科技创新的理念与实践,深刻诠释了中国科学家精神和爱国奋斗精神的本质要义和时代内涵。

报告会结束后,参加直播收看的老师和研究生均感觉受益匪浅。新聘研究生导师会计学院胡海川表示:独立人格和批判性思维才是科研工作的灵魂,学术道德底线万不可触碰,科学研究要追求真理,但也要明白没有绝对的真理,科研工作不讲究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原则,最本真的科研动力应该源于内心的热爱和认同。新聘研究生任课教师资源学院李伟表示:三位院士报告中,我们能体会到他们科研工作的艰辛和取得成功时的民族自豪感,能够感觉到他们对从事科研工作的使命感和幸福感,作为高校教师应潜心研究,严谨治学,敬业奉献,为发展科学、教书育人做出重要贡献,在教学与科研工作中体现良好的师德规范。

会计学院2018级研究生栗凯轩表示,感受和领悟黄旭华院士的科研情怀,怀进鹏院士的科研理念,施一公先生的科研方法,从三位学术大家身上我看到的是浓浓的家国情怀和甘愿奉献的使命感。作为新时代的研究生,我们要有执着无偏的科研信仰,更要有深植崇高理想的眼光和格局。资源学院17级研究生吴明明表示,一定要脚踏实地进行学习和研究,一定要具有批判性思维,一定不能触碰学术底线。作为一名研究生,除了自身科研工作要做好之外,也要有责任和担当,要继承老一辈科学家们的爱国奋斗精神和使命。科研之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只有脚踏实地地认真做科研才可能会有好的结果,要努力做到志存高远、求真唯实、大胆创新、筑梦圆梦。

科技报告厅主会场集中观看报告会

各分会场观看报告会

图片:由研究生学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