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至22日,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石家庄河北会堂开幕,会期三天半。我校法政学院副院长孙日华作为省人大代表出席大会并当选为主席团成员。在会议上,孙日华履职尽责,建言献策,为进一步加快石家庄城市数字化转型步伐发声。
在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孙日华提出数字社会城市转型问题,为进一步加快石家庄城市数字化转型步伐,他提出以下建议:一是推动数字经济快速起步,打造数字经济创新高地;二是崇尚数字生活方式,打造“物联、数联、智联”的城市数字基础;三是建构数字治理体系,打造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的城市“数治”新范式;四是提升数字教育品质,为数字化转型提供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撑;五是提升数字主体合作能力,支持建立数字贸易交易促进平台;六是强化数字法治保障,既保证数字行业的健康发展,又不超越制度约束的底线。
(视频来源:长城网)
在河北省两会现场,孙日华接受媒体采访时建议,关注农村居住安全,在全省农村村庄路口设置警示标志。他说:“现在农村的老百姓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买车的越来越多,农村人口出行频次增加,加上农村特色旅游产业增多,大量车辆到农村走亲、旅游,村路口的交通安全隐患值得提高关注度。农村区域内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的交通事故的发生有很多方面,部分出入村路口的司机车速过快,村庄出口基本不减速。一方面是因为很多基层百姓交通法治意识不强,好开快车,还因为一些道路缺少限速拍照,驾驶人更加有恃无恐。”
孙日华说:“通过调研,我发现即使熟悉路况的司机在村庄缺少必要警示标志的情况下,也会在天气变化的情况下记不清楚路口。如果有些司机不熟悉路况,容易在村路口没有意识要减速,从而导致交通事故的概率增加。”他建议:“如果遇到‘前方村庄路口,减速慢行’的情况,必要时,可以在村庄路口划上白色斑马线或黄色禁停线等,提醒司机减速慢行。”
孙日华认为,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更多关注农村,让农村群众也能共享国家改革发展成果,让农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确有必要。
代表简介:孙日华,满族,农工民主党,河北地质大学法政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生导师,律师。山东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吉林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后,北京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2018-2019年挂职),农工党河北地质大学支部主委。主要研究方向为法理学、法律经济学、环境法基本理论。主持教育部、中国法学会、国家民委等部级课题10项,出版专著4部,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获得省部级学术奖励7项。获得河北省第三届十大中青年法学家、河北省三三三人才称号。河北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法制委员会委员;政协石家庄市十四届委员,政协石家庄市裕华区第五届委员;石家庄市青联委员;农工党中央政策宣讲专家,农工党河北省委社会与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农工党河北省委监督委员会委员;河北省纪委驻统战部纪检组监督员;河北省统战部特约信息员;河北检察官遴选委员会委员。河北省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河北省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河北省环境与资源法学研究会秘书长,河北省多个省级学科研究会的常务理事,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理事,中国矿产资源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教育部学位中心专家库专家。担任河北省人大、省政府、省公安厅、省侨联法律顾问或咨询专家;河北法治智库专家;河北省政府法制专家库成员;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专家顾问团成员;河北省“七五”讲师团成员;河北省中医药交流协会法律顾问。河北省人大建设研究会会员,河北省人大立法研究会常务理事;农工民主党中央主编《前进论坛》杂志特约撰稿人。